首页 > 直通中国
短评:中国球员何时能重返欧洲顶级联赛
分享到:

【意大利欧洲华人报网】近日,土耳其超级联赛伊斯坦布尔俱乐部通过官网宣布与中超北京国安达成吴少聪转会协议,吴少聪将结束自己的留洋生涯。中国曾有很多在欧洲顶级联赛效力的球员,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球员离开欧洲,吴少聪回到中超后,欧洲顶级联赛中已经没有中国球员。

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中国一直鼓励球员留洋。职业化改革之初,中国足协在健力宝集团出资赞助下,创立了“健力宝青年队”。“健力宝青年队”在巴西圣保罗等地培养足球人才,李金羽、隋东亮、李玮峰等优秀球员都出自这支球队。中国国家队在名帅米卢带领下,于2002年历史性的杀入世界杯决赛圈,这也让欧洲足球界开始重视中国球员,众多中国球员加盟了欧洲俱乐部。中国球员中有不少在欧洲联赛中表现优异,占据了球队主力位置,比如在英格兰联赛效力的孙继海、范志毅、李铁、郑智,在德国联赛效力的杨晨、邵佳一等。随着中国足球步入低谷,中国球员留洋的脚步开始放慢。

孙继海等中国球员能够在欧洲顶级联赛长期效力有多方面因素,包括个人能力、职业素养,以及时代机遇等。出自“健力宝青年队”的球员在巴西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还吸收了南美足球的技战术。这些球员在欧洲踢球,不仅能独当一面,还即插即用,因此能受到球队的重视。如今,中国球员在欧洲顶级联赛中消失也同样与多重内外部因素脱不了干系,但其中,中超联赛工资过高是多年来为人所诟病的一个问题。前不久从挪威甲级联赛转会云南玉昆的侯永永年薪为500万元人民币,这样的工资在挪威最高级的超级联赛恐怕也是拿不到的。球员在中超踢得轻松,赚得更多,留洋的热情也就被浇灭了。和老一代球员相比,现在的中国球员很多是出身中国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青训,又满足于国内联赛的“温床”,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技战术和欧洲足球脱节,这也让他们难以在欧洲立足。

足球技战术正在快速迭代,中国球员在欧洲联赛的消失将让中国足球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国联赛也会因缺乏人才交流而失去活力。要解决这一问题,需改变联赛竞争不足、薪资过高等造成的球市扭曲。中国“金元足球”的黄金时代已经远去,中足联前不久正式成立,足球“管办分离”改革正式开启,这些都有助于中国足球联赛回归正轨。要让更多球员到欧洲踢球,还需“从娃娃抓起”,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通过送青年队到海外训练、邀请外教、引进新教学模式等方法促进青训与国际接轨。(文/钟山)

(编辑:余光)

分享到:
广告位1
广告位2